进行光度分析时选择反应条件,目的是使待测组分在所选择的反应条件下,能有效地转变为适于光度测定的化合物。
显色剂的用量
为保证显色反应进行完全,一般需加入过量显色剂,但不是过量越多越好。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,仅改变显色剂用量的情况下,测量显色溶液的吸光度,吸光度大而又呈现平坦的区域,即是适宜的显色剂用量范围。
反应体系的酸度
对于显色反应溶液的酸度是最重要的条件,同时酸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。对某种显色体系,最适宜的pH范围与显色剂、待测元素以及共存组分的性质有关。目前,已有从有关平衡常数值估算显色反应适宜酸度范围的报道,但实践中,仍然是通过实验来确定。其方法是保持其它实验条件不变,分别测量不同pH值条件下显色溶液和空白溶液相对于纯溶剂的吸光度,显色溶液和空白溶液吸光度之差呈现最大而平坦的区域,即为该显色体系最适宜的pH值范围。
控制溶液酸度的有效方法是加入适宜的缓冲溶液。缓冲溶液的选择,不仅要考虑其缓冲pH值范围和缓冲容量,还要考虑其缓冲溶液阴、阳离子可能引起的干扰效应。
显色温度
一般情况下,显色反应都是在室温下进行的,温度的稍许变动影响不大。但有的显色反应需要在较高的温度才能较快完成,在这种情况下,要注意反应物和先色舞的热分解问题。适宜的显色温度范围亦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。
显色时间
各种显色反应速率不同,各种显色化合物的稳定性有差异,显色溶液达到颜色稳定、吸光度最大所需时间有长有短。因此,需通过实验,做一定温度下(如室温)的吸光度时间曲线,以确定适宜的显色时间。同时,还要注意显色物吸光度的稳定时间,必须在显色溶液吸光度保持最大的时间内完成测定。
溶剂
在选择显色反应适宜条件的同时,还需考虑溶剂对显色反应的影响。有时,由于溶剂的不同生成的显色化合物颜色不同,水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会减少水的介电常数,从而降低配合物的离解度是测定灵敏度提高。例:在水溶液中大部分离解,但加入等体积丙酮后,溶液显示配合物的天蓝色可用于钴的测定。有时,加入有机溶剂可加快显色反应速率。